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1. 《界面设计》课程性质
《界面设计》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旨在使考生了解用户界面(UI)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 UI 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进行用户界面设计的能力。通过学习该课程,考生将能够了解如何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和习惯的界面,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界面设计》课程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平面设计、人机交互、用户体验设计等。该课程不仅关注界面的美观性,还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操作逻辑,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创新性。通过学习该课程,考生将能够掌握界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和反馈进行创新设计,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界面设计》课程特点
实用性和创新性:界面设计课程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结合。它不仅教授考生界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鼓励考生发挥创新精神,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通过学习和实践,考生将能够掌握如何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产品界面。
以用户为中心:界面设计课程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它教导考生如何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通过这种方式,考生将能够学会如何设计出符合用户期望和需求的界面,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界面设计课程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项目实战等。通过理论学习,考生将能够了解界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考生将能够锻炼自己的设计技能;通过项目实战,考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升自己的实战经验。
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界面设计课程强调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考生将被要求参与团队项目,并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考生将能够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技能,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界面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为了使考生保持对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的关注,界面设计课程将不断更新和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考生将能够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应用,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设置的目的
《界面设计》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创新思维、专业技能和良好沟通能力的 UI 设计师,以满足社会对于 UI 设计人才的需求。通过学习界面设计课程,考生将掌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核心能力,从而能够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和习惯的界面,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界面设计》课程也注重培养考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考生掌握不同界面设计的规范与要求,提高考生在软件方面的操作能力以及培养考生界面美感的表达能力。该课程将提供实际项目和实践机会,让考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界面设计》课程还将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和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考生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应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该课程,考生将具备 UI 设计师所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未来界面设计领域的优秀人才。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界面设计》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掌握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考生需要了解界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包括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相关工具和技术: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和技术。
3. 具备用户中心的设计思维:考生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确保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4. 具备创新思维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考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提出新颖的设计方案并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5. 掌握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技能:考生需要了解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技能,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协同完成项目任务。
6. 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考生需要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了解最新的设计趋势和技术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通过学习《界面设计》课程,考生将能够掌握界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创新思维、专业技能和良好沟通能力的 UI 设计师,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单元操作概念及传递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单元操作概念及传递理论的内涵及外延,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单元操作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简单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传递理论,对常见操作单元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
综合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传递理论,对常见操作单元的有关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论证,或者进行比较,并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初识 UI 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 UI 设计的概念;了解 UI 设计的分类;掌握 UI 设计的原则;掌握 UI 设计的流程;了解用户调研的必要性;掌握用户调研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UI 设计的概念
识记:①什么是 UI;②UI 设计师的职能及就业前景。
领会:①UI 设计定位;②UI 设计师的职能;③UI 设计师的就业前景。
简单应用:①UI 设计师职业属性。
(二)UI 设计的分类
识记:①移动端 UI 设计;②PC 端 UI 设计;③其他 UI 设计。领会:①不同 UI 端的优点和缺点。
简单应用:①不同 UI 端美学特征。
(三)UI 界面设计原则
识记:①用户控制原则;②一致性原则;③简单美观原则;④布局合理原则。
领会:①UI 界面设计原则内容。
简单应用:①界面设计的原则内涵。
(四)UI 设计的流程
识记:①需求调研阶段;②设计制作阶段;③方案修改阶段;④测试改进阶段。
领会:①分析产品用户;②设计界面特征。简单应用:①分析产品用户需求。
(五)用户调研
识记:①用户调研的必要性;②用户调研的方法;③问卷调查法。
领会:①确定主题;②设置问题;③测试问卷;④邀请调查对象;⑤汇总调查结果。
简单应用:①完成用户调研。三、本章关键问题
通过对移动 UI 设计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了解 UI 设计概念、分类、原则及设计流程,能够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完成用户调研,培养考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章 主题图标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领会相关概念;了解图标的概念;了解图标的种类;掌握图标设计的原则;掌握图标设计的流程;了解手绘图标、计算机制图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什么是图标
识记:①图标直观性;②图标与图像区别。领会:①图标美观性;②图标实用性。
简单应用:①对图标的审美。
(二)图标的分类
识记:①功能性图标;②风格性图标。
领会:①启动图标;②应用图标;③功能图标;④剪影图标;⑤扁平图标;⑥拟物图标。
简单应用:①区分各类图标。
(三)图标设计的原则
识记:①可识别性原则;②差异性原则;③合适的精细度;④风格统一。领会:①图标设计的原则特征;②图标设计波峰曲线。
简单应用:①提升图标设计。
(四)确定设计风格
识记:①风格确立;②简洁性;③通用性;④易识别性。领会:①图标设计简洁性;②图标设计寓意性。
简单应用:①设计卡通风格主题图标。
(五)图标草图绘制
识记:①手绘图标;②形体;③空间;④明暗。领会:①手绘图标方法;②图标设计寓意性。 简单应用:①手绘卡通风格主题图标。
(六)计算机制图
识记:①图标制作软件;②不同系统制作规范;③通用图标设计制作规范。
领会:①光源方向统一;②裁剪区域调整;③安全区域调整。
简单应用:①Photoshop 软件制作图标;②Illustrator 软件制作图标。
(七)主题界面创作
识记:①手机主界面;②锁屏界面;③解锁界面;④短信界面;⑤联系人界面。
领会:①手机格界面尺寸;②图标设计原则和流程。简单应用:①手机图标设计;②手机界面设计。
综合应用:①手机图标、界面制作。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了图标设计特征及其实施原则,重点介绍了图标设计的流程、阐述了手绘图标、计算机制图的方法。
第三章 界面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界面设计的概念、内容及要点;了解界面设计的系统规范;掌握各类典型界面的设计方法;能够完成 App 的启动图标和启动页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什么是界面设计
识记:①界面设计的概念;②界面设计的发展历史。
领会:①界面是人与机器之间传递和交换信息的媒介;②界面的变化实现易用性、简洁性。
简单应用:①界面的艺术变化。
(二)界面设计的内容
识记:①启动图标和启动页;②框架设计;③控件设计。
领会:①启动页的表现形式;②框架设计的内容;③控件的效果表现。简单应用:①手机界面组成分类。
综合应用:①引导分析框架设计和控件设计的重要性。
(三)界面设计的要点
识记:①适用性;②易用性;③友好性。
领会:①提高界面的适用性;②界面的功能、信息、层级等;③提升 APP
信任度、好感度。
简单应用:①设计启动图标和启动页。
(四)主界面设计
识记:①主界面内容;②表现手法;③布局方式;④不同系统设计规范;
⑤通用设计规范。
领会:①唯一主色调;②多色彩;③数据可视化;④内容至上;⑤大视野背景图;⑥九宫格式;⑦列表式;⑧手风琴式;⑨侧滑式;⑩混合式。
简单应用:①主界面设计布局。
(五)详情界面设计
识记:①详情界面概念;②详情界面分析;③常用设计法则;④不同系统设计规范;⑤通用设计规范。
领会:①购物类 APP 特征;②新闻类 APP 特征;③音乐类 APP 特征;④接近法则;⑤相似法则。
简单应用:①设计详情界面。
(六)弹窗界面设计
识记:①确认信息类弹窗;②选择和设置类弹窗;③提示和广告类弹窗;
④分享类弹窗。
领会:①弹窗界面形式;②弹窗界面尺寸。简单应用:①设计弹窗界面。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了界面设计的内容、分类、表现手法以及设计规范等方面的知识。界面设计既强调设计,也强调规范,融合运用才能使设计的界面美观、适用。
第四章 交互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交互设计的概念;了解交互设计团队的成员;了解交互设计的要素;掌握交互设计的流程;掌握流程中各环节的实施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什么是交互设计
识记:①交互设计定义;②交互设计历史;③交互设计需求导向。领会:①交互设计概念;②交互设计需求导向。
(二)交互设计团队
识记:①交互设计团队分类;②交互设计项目流程分类。
领会:①产品经理;②UX 设计师;③交互设计师;④UI 设计师;⑤技术工程师;⑥测试工程师;⑦项目前期;⑧项目中期;⑨项目后期。
(三)交互设计的要素
识记:①交互设计体现要素;②用户为中心。
领会:交互设计体现要素①商务;②任务;③易用;④一致;⑤清晰;⑥反馈;⑦友好;⑧极简。
(四)用户画像与竞品分析
识记:①需求分析;②用户画像;③竞品分析。
领会:①定性与定量分析;②用户画像的作用及形式;③分析方法;④功能与内容;⑤视觉与品牌;⑥交互与操作;⑦市场与价格。
简单应用:①实施需求分析;②创建用户画像;③执行竞品分析。
(五)产品结构图制作
识记:①产品结构图的概念、制作方法;②绘制产品流程图。领会:①任务流程图;②产品结构图。
简单应用:①绘制任务流程图;②绘制产品结构图。
(六)低保真原型制作
识记:①低保真原型的作用;②低保真原型的注意事项。
领会:①低保真框架设计;②低保真设计步骤;③低保真设计规则。简单应用:①绘制低保真原型。
(七)高保真原型制作
识记:①高保真原型的定义;②UI 设计规范的重要性;③规范手册。领会:①高保真框架设计;②高保真设计步骤;③高保真设计规则。简单应用:①绘制高保真原型。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详细介绍了交互设计的知识、包括交互设计的概念、团队、要素等问题,重点阐述了交互设计的流程,深入了解交互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
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考生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移动 UI 交互设计:微课版》(第 2 版),夏琰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 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考生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知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 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 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 学完教材的每一章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帮助考生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 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 对考生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 辅导时应对考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考生“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 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考生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考生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 注意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 要使考生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应考指导
1. 如何学习
很好的计划和组织是你学习成功的法宝。如果你正在接受培训学习,一定要跟紧课程并完成作业。为了在考试中作出满意的回答,你必须对所学课程内容有很好的理解。使用“行动计划表”来监控你的学习进展。你阅读课本时可以做读书笔记,如有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标注,如:红色代表重点;绿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黄色代表可以运用在工作之中。可以在空白处记录相关网站、文章。
2. 如何考试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3. 如何处理紧张情绪
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你在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试试下列方法:使用 “线索”纸条。进入考场之前,将记忆“线索”记在纸条上,但你不能将纸条带进考场,因此当你阅读考卷时,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记下,按自己的步调进行答卷,为每个考题或部分分配合理时间,并按此时间安排进行。
六、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 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
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 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 30%,领会占 30%,简单应用占 30%,综合应用占 10%。
3. 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4. 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5.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考生只准携带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铅笔、圆规、直尺、三角板、橡皮等必需的文具用品,不可携带计算器。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手机界面框架有(
A.电量栏)
B.状态栏
C.时间栏
参考答案:B D.信号栏
二、名词解释题
1.相似法则
参考答案:相似法则是指人们倾向于将视野内一些相似的元素看作一个整体,如元素的形状、颜色、大小、亮度等相似。运用相似法则,即使界面中各元素摆放得杂乱无序,也可以很容易地对它们进行区分并分组。
三、简答题
1.简述 UI 设计是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参考答案:
(1) 根据产品用户群体的需求,提出构思新颖、有高度吸引力的创意设计。
(2) 界面的视觉设计、动效设计和制作。
(3) 了解用户体验,对产品界面进行优化,使操作更趋于人性化。
(4) 具备策划能力,配合市场运营。
(5) 收集和分析用户对于产品的反馈。
可以看出,UI 设计师并不是单纯地只进行视觉设计,还要了解用户体验、懂设计、懂运营、懂维护。UI 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涉及不同学科的工程,认知心理学、设计学、语言学、逻辑学等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四、案例分析题
分析以下微信的界面,阐述界面 UI 设计类型、风格、设计法则及运用。
参考答案:
微信的界面 UI 设计是典型的移动端社交应用的设计风格。下面我将分别分析其 UI 设计类型、风格、设计法则及运用。
1. UI 设计类型:
扁平化设计:微信的界面采用了扁平化设计风格,这种设计风格追求简洁、直观,去除多余的装饰元素,让用户聚焦于内容本身。
极简主义:微信的界面也体现了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元素,突出核心内容,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
导航化设计:微信的界面采用了导航化的设计方式,将功能和信息按照层级关系进行分类,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功能。
2. UI 设计风格:
清新简洁:微信的界面设计清新简洁,色彩以白色和淡灰色为主,给人一种清新、干净的感觉。
现代感:微信的界面设计也具有现代感,线条简洁、图形抽象,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念。
人性化:微信的界面设计也充分考虑了人性化因素,通过合理的布局和交互设计,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舒适。
3. 设计法则:
F 型布局:微信的界面采用了 F 型布局,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顶部,然后按照重要性递减的方式排列,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
对比与统一:微信的界面设计中运用了对比与统一的设计法则,通过对比让重要信息更加突出,同时保持整体的统一性,使界面看起来更加和谐。
留白与疏密对比:微信的界面设计中也运用了留白与疏密对比的设计法则,通过留白和疏密对比让界面更加有层次感,同时突出了重点内容。
4. 设计运用:
用户导向:微信的界面设计始终以用户为导向,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习惯进行设计,使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微信。
信息层次分明:微信的界面设计中通过信息层次分明的布局方式,让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提高了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的优化:微信的界面设计中注重交互设计的优化,通过简便的操作流程和直观的交互效果,使用户能够更加流畅地完成操作任务。例如,通过滑动屏幕实现列表的滚动,减少了对按钮等控件的使用,使得操作更加自然、便捷。
可定制化:微信的界面设计中也考虑了可定制化的因素,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对界面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提高了用户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体验。例如,用户可以自定义聊天背景、主题颜色等。
响应式设计:微信的界面设计还采用了响应式设计的方式,能够自适应不同尺寸的屏幕和设备,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在较小尺寸的手机上,微信的界面会自动调整布局和排版,使得用户能够在有限的屏幕上更加高效地进行操作。
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微信的界面设计也保持了品牌形象的一致性,通过运用品牌标志、色彩等元素,强化了品牌形象在用户心中的认知度。例如,微信的标志性绿色与品牌形象紧密相连,使得用户能够更加容易地识别和记忆微信这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