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14050 农业企业管理学南京农业大学编(2024年)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农业企业管理学》课程是基于农产品的特性及其在生产、流通、消费方面
的特点,针对涉农相关企业经营管理而建立的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管理课程。本课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入大量的农业案例分析,在加深考生对农业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考生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农业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考生关注现实发生的与农业企业管理相关的问题,系统了解涉农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农业企业管理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通过农业企业管理过程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专业训练,具备利用农业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研究有关农业企业管理问题的专业技能和初步实践经验。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专升本)考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探讨对农业企业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的规律性的一门学科,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管理学原理(中级)》《农业概论》等课程是本课程的基础,《农产品营销学》等课程与本课程紧密衔接。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掌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经营战略、经营决策,农业企业中的人、财、物、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管理,以及种、养、加等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和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家庭经营管理、农场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农业科技园区运作管理、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
本课程的难点:理解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开发与生产,以及工厂化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不同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内涵及外延,理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关规定,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对农业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论证,或者进行比较,并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
绪 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农业发展概况;熟悉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内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内涵
识记:①农业企业;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
领会:①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性质。
(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领会: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概况
识记:①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领会:①我国农业发展变化趋势。
(四)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研究对象和内容
识记:①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研究对象;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研究内容。领会:①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研究方法。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我国农业发展概况;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本章难点:①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内涵;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
项目1 农业企业经营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方法和基本原理;熟悉农业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类型和经营形式;掌握农业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基础
识记:①经营与管理的概念;②农业企业的职能;③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
领会:①经营与管理的区别联系;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③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
(二)农业企业经营战略概述
识记:①经营战略的作用;②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③农业企业的类型。
领会:①农业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②农业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③农业企业的经营形式。
(三)农业企业经营战略
识记:①外部环境分析;②企业内部条件。
领会:①农业企业经营战略类型。
应用:①农业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方法和基本原理;②农业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类型和经营形式。
本章难点:①农业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项目2 农业企业管理体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现代企业制度含义、特征和内容;理解企业的法律组织形式;掌握农业企业的组织设计与创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现代企业制度
识记:①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②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领会:①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二)企业的法律组织形式
识记:①独资企业的概念;②合伙企业的概念;③公司的概念。
领会:①独资企业的优缺点;②合伙企业的优缺点;③公司的优缺点及公司的种类。
(三)农业企业的组织设计与创新
识记:①各种农业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概念。领会:①农业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
应用:①农业企业组织的创新。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现代企业制度含义、特征和内容;②企业的法律组织形式。
本章难点:①农业企业的组织设计;②评价农业企业组织创新。
项目3 农业企业市场调查与预测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市场体系的构成、调研方案的撰写、问卷的设计及样本的组织方法;熟悉市场调查方法与信息的收集方法;掌握调查资料的基本处理与初级分析方法;调查报告的撰写及市场预测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农业市场及市场体系
识记:①市场的概念;②农业市场的概念;③农业市场体系的构成。
领会:①各市场体系构成的特点与形式。
(二)农业企业市场调查和预测
识记:①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概念;②农业企业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方法。领会:①农业企业市场调查和预测内容;②市场调查和预测对农业企业经营的意义。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市场体系的构成、调研方案的撰写、问卷的设计及样本的组织方法;②市场调查方法与信息的收集方法。
本章难点:①调查资料的基本处理与初级分析方法;②调查报告的撰写及市场预测方法。
项目4 农业企业经营决策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认识经营决策的特征及类型;识别经营计划的种类;掌握经营决策的程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企业经营决策概述
识记:①农业企业经营决策的定义及特点;②农业企业经营决策的内容。
领会:①农业企业经营决策的程序。
(二)农业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
识记:①多级决策;②多目标决策。
领会:①确定型决策;②不确定型决策;③风险型决策。
(三)农业企业经营计划
识记:①企业经营计划的意义;②企业经营计划的特点;③企业经营计划类型与内容。
领会:①计划的编制程序;②企业经营计划编制的方法。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经营决策的特征及类型;②经营计划的种类。
本章难点:①经营决策的程序。
项目5 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特点;熟悉农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掌握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招聘与录用、人员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沟通和劳动的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识记:①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领会:①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二)农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识记:①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②人员培训。
领会:①制订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②农业企业人员的招聘与录用。
(三)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
识记:①人员考核的内容;②绩效考核的方法。
领会:①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②绩效考核应注意的问题。
(四)农业企业人力资源激励与沟通
识记:①工作激励的原则;②沟通的过程。
应用:①奖励的技巧;②惩罚的技巧;③沟通的障碍与克服。
(五)农业企业劳动的管理
识记:①农业生产劳动的特点。
领会:①农业生产劳动管理的内容;②农业企业劳动合同管理。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特点;②农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本章难点:①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招聘与录用、人员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沟通和劳动的管理。
项目6 农业企业生产技术和物资设备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业企业技术的管理,包括农业技术开发、引进和创新;熟悉农业企业物资和设备管理;掌握农业机械化的经营与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技术概述
识记:①农业技术概念及特点。领会:①农业技术开发与引进;②农业企业技术创新;③技术推广。
(二)农业企业物资管理
识记:①农业企业物资管理概述。
领会:①农业物资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要求;②物资定额管理;③仓库管理。
(三)农业企业设备管理
识记:①农业设备管理概述。
领会:①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②农业设备的更新与改造;③物资设备管理方法。
(四)农业机械化的经营与管理
识记:①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管理的概念。
领会:①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及作用;②农业机械化的经营与管理。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农业企业技术的管理,包括农业技术开发、引进和创新。
本章难点:①农业企业物资和设备管理;②农业机械化的经营与管理。
项目7 农业企业质量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全面质量管理基本原理、基本特点和体系的运行;熟悉农业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认证和实施步骤;掌握农业质量管理的具体战略和农产品质量检验与评定。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质量管理概述
识记:①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概念;②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领会:①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二)农业质量管理标准化
识记:①质量管理标准化的意义。
领会: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②环境质量管理标准。
(三)农业质量管理
识记:①农业质量管理的内容及特点。领会:①农业质量管理;②农业养护质量管理。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全面质量管理基本原理、基本特点和体系的运行;②农业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认证和实施步骤。
本章难点:①农业质量管理的具体战略;②农产品质量检验与评定。
项目8 农业企业生产组织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特点和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的特点;熟悉土地权属管理和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的生产计划;掌
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土地资源管理
识记:①土地和土地资源管理的概念;②土地分类。
领会:①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应用:①土地权属管理。
(二)种植业生产组织与管理识记:①种植业生产的特点。
领会:①种植业的生产计划;②种植业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应用:①种植业生产的时空布局。
(三)林业生产组织与管理识记:①林业生产的特点。
领会:①林业生产计划;②林业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
应用:①林业生产经营效果评价。
(四)畜牧业生产组织与管理识记:①畜牧业生产的特点。
领会:①畜牧业结构优化;②畜群再生产。
应用:①肉用畜育肥生产的组织与管理。
(五)渔业生产组织与管理识记:①渔业生产的特点。领会:①渔业生产计划;②渔业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应用:①渔业生产结构。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土地资源管理特点;②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的特点。
本章难点:①土地权属管理和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的生产计划;
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项目9 农业经营形式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户家庭经营、国有农场的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
点;熟悉农户家庭经营的类型、国有农场的经营形式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掌握农户家庭经营、国有农场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户家庭经营管理
识记:①农户家庭经营的含义及特点。
领会:①农户家庭经营的类型。应用:①农户家庭经营企业化。
(二)国有农场经营管理
识记:①国有农场的经营特点。
领会:①国有农场的经营形式;②国有农场经营收入分配。
应用:①国有农场经营体制改革。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
识记: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含义及特征。
领会: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应用: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策略;②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机制。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农户家庭经营、国有农场的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② 农户家庭经营的类型、国有农场的经营形式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本章难点:①农户家庭经营、国有农场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管理。
项目10 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现代农业企业概况;理解农业科技园区和观光农业的特
点和功能、类型和意义;掌握农业科技园区和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的经营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现代农业企业概述
识记:①现代农业、农业企业现代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领会:①我国现代化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②农业企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应用:①现代农业企业基本特征;②我国农业企业现代化的经营管理。
(二)农业科技园区经营管理
识记:①农业科技园区的概述;②农业科技园区的类型。
领会:①农业科技园区的经营管理;②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
应用:①农业科技园区未来发展探讨。
(三)观光农业的经营管理
识记:①观光农业的概念;②观光农业的类型。
领会:①观光农业的特征;②观光农业的经营管理。
(四)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管理
识记:①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的类型;②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的特点。
领会:①农产品的加工过程及其构成;②农产品加工的组织要求及形式。
应用:①农产品加工流水线;②绿色食品开发。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现代农业企业概况;②农业科技园区和观光农业的特点和功能、类型和意义。
本章难点:①农业科技园区和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的经营管理。
项目11 农业企业资产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熟悉农业企业集资的渠道;掌握农
业企业资产管理和成本利润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及资金的筹集识记:①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
领会:①经济核算;②筹集资金。
应用:①农业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及程序。
(二)农业企业资产管理
识记:①流动资产的概念;②固定资产的概念;③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领会:①流动资产的特点;②固定资产的特点;③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④ 其他资产的管理。
应用:①流动资产管理的内容。
(三)农业企业成本利润管理识记:①成本费用的概念。
领会:①成本费用的核算;②股份制企业的股利政策与股利支付。
应用:①成本费用的控制;②利润管理。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农业企业财务管理;②农业企业集资的渠道。
本章难点:①农业企业资产管理;②农业企业成本利润管理。
项目12 农业企业经营效益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业企业经营成果的分析;理解企业经营效益评价的内容;掌握企业经营效益的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企业经营成果的分析识记:①经营成果分析的概念。
领会:①经营成果分析的具体内容;②经营效益的形态。
(二)经营效益评价的内容
识记:①企业的资产营运水平。
领会:①企业的偿债能力;②企业盈利能力;③企业的发展能力;④综合指
数。
(三)经营效益评价的方法
领会:①比较分析法;②比率分析法;③因素分析法;④趋势分析法;⑤综合评分法。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①农业企业经营成果的分析;②企业经营效益评价的内容。
本章难点:①企业经营效益评价的方法。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考生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程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陈春叶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五、应考指导
1.如何学习
周全的计划和组织是学习成功的法宝。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在学习时,一定要跟紧课程并完成作业。②为了在考试中做出满意的回答,必须对所学课程的内容有很好的理解。③可以使用“行动计划表”来监控学习的进展。④阅读课本时最好做读书笔记,如有需要重点主要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标注。如:红色代表重点;绿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黄色代表可以运用在工作之中的知识点。还可以在空白处记录相关网站、文章等。
2.如何考试
一是卷面要整洁。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而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二是在答题时,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能随意地回答,要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六、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考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考生将识记、领会与应用联系起来,有条件的应适当组织考生开展科学研究实践,学会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考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考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与兼顾一般相结合,防止孤立地抓重点,甚至猜题、押题。
七、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三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
八、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40%,领会占40%,应用占20%。
3.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课程内容、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的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4.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要求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运用。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请考生切勿混淆。
6.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考生只准携带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铅笔、圆规、直尺、三角板、橡皮等必需的文具用品。不可携带计算器。
7.本课程考试试卷中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